?
2012-07-03 16:28?出處 民間永嘉
油漆是很復雜的一套工序,永嘉民間的油漆技藝歷史悠久,以前筆者看不懂油漆的各個環節,后來學習了油畫以后,才明白油漆還很有技術含量的,下面的文字介紹是永嘉民間文藝家協會陳久道《民間永嘉》一書中介紹的,民間技藝-油漆。
利用油漆作為保護,裝飾材料,在我國已有悠久歷史。早在2000年前,我們的祖先就用桐籽榨油取得桐油,從漆樹上取出漆汁加工成天然漆,“油漆”這個名詞就是由此而來。桐油與天然漆是我國的特產,至今仍屬優良的油漆品種。
民間古老的家庭生活用具的油漆大概分為兩類:桐油(桐油油漆器件,也稱“凡花”,普通平凡)與金漆(天然漆)的施工技術。中檔生活水平的家庭的生活用具是用桐油裝飾,高檔生活水平的家庭生活用具用金漆來裝飾。由于施工技術的要求,油漆工也分別為兩檔技術的等級;只能涂刷物體的叫粗作老司,能熬制熟桐油與金漆,并能畫、能書、能雕刻、能雕塑、能壁畫的叫細作老司。由于社會的發展,古老的油漆技術工藝操作方法繁瑣,工時長,難度大,所以已在民間逐漸消失了。
古老的油漆施工技術是在方、圓木老司制作完成后,主人家請油漆老司到家開列油漆材料清單:購買豆腐漿、豬血、木砂布、桐油、顏料、金箔、油漆工具等等。分配粗生活油匠用號木砂布把家具用品順木紋打磨光滑,去掉木梢。用桐油、山粉配制桐油膩子或者桐油礪灰泥嵌補木洞眼、細縫。待干透后用砂布打磨膩子疤痕。配制豆腐色漿(或豬血漿),在物體表面涂刷二道,顏色均勻,順木紋理消刷痕。干燥后用調色的桐油膩子滿刮物體表面一道。干透后,用舊砂布輕打表面一遍.消理灰塵拉子,上細桐油一道,放置干凈場地內千燥,約三四小時后,待桐油膜面千透。在油面上描涂貼金金底油圖案,待油面干燥,貼金箔成銀箔。貼金箔是一項十分細致的工序,要一片一片貼實無翻縫和缺陷,接下來就開始勾勒描金了。在大床的屏風扇上畫出戲曲人物,如八仙過海、五子登科、龍鳳呈祥、雙仙和合等吉祥喜慶故事,以及百鳥朝風、松鶴延年等花鳥。有些人家要求高工藝的.還在圓洞大床前,蔣藻井內用桐油和瓦坯粉搗制成的桐油泥來堆塑人物、馬匹、花鳥,這項藝術十分情工.只是在嫁生圓木上都要寫上郡名遣適(適的繁體字),如“汪”姓,寫上“平陽遣適”陳姓寫上“穎川遣適”.等等。
油漆工藝比較難的,是熬煉桐油.取5公斤生桐油倒入鍋內,加火燒熬至140。左右時.抽火慢慢熬,鍋內會產生大量泡沫。5~10分鐘后,油內水分基本熬干不再大最產生泡沫時,可繼續加火升溫.在溫度上升到150-180度時,即可加入土子(即火燒甲)隨即用木棍不停地輕輕攪油。待冷卻后用手指酸油提起.有1英寸以上不斷的油絲時.就表明桐油基本熬成。
金漆的配制比例,按氣候的溫度而配比,熟白油與生漆的重量,熬煉金漆(廣漆),首先將生漆過濾,用白布包夾絲棉過濾,在夾絲棉上將生漆倒上后,把白布卷起放在絞漆機上,絞緊擠出漆渣,把凈生漆放在木桶或陶容器內用牛皮紙將表面封密待用。
生漆與白桐油配合比例,應按春、夏、秋季節的氣沮來確定配比.在配制成廣漆之后.放置一天后.取樣涂在千凈物面,觀其光亮度和干操速度.再調整生漆比例直至滿意為止。
油漆涂好的器件,不能被煙或霧熏到,煙霧一熏到,這器件油漆光面就會失去光澤,但干燥后就沒有關系了。
本文“”來源:http://m.hangqichache.cn/news/yongjia/44269.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作者:陳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