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hangqichache.cn?? 2011-10-11 11:41 來源 溫州日報
限購令象慢性藥,實施一周年后真的令2011年溫州房價降了,這是溫州歷史上首次出現房價下滑現象,同去年相比2011溫州樓市價格和成交量都有明顯下跌。曾經火熱的溫州樓市,在如此多重的調控政策影響下,終于出現了量價齊跌。
近日,中國房地產指數系統發布了9月“百城價格指數”報告。報告顯示,今年9月,全國100個城市住宅平均價格與8月相比下降0.03%,為去年9月以來的首次下降。其中,溫州環比下降0.57%,住宅平均價格為16125元。
自去年10月12日,溫州市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溫州市房地產市場調控和住房保障工作的補充意見》,其中首次提出臨時性限購政策,至今已過去整整一年。期間,溫州市又相繼出臺完善限購措施、限貸等多種調控政策,調控政策可以說是一輪緊過一輪。
去年10月
臨時限購令落地
當月二手房
交易量暴跌四成
去年10月,對于溫州市區天浩置業二手房部負責人李先生來說不好過,整月只成交了二手房1套,讓憑業績吃飯的房產經紀們心涼了大半截。
據市房產登記中心數據顯示,去年10月,溫州市區二手房成交量從9月份的1977套,暴跌至1185套,下降幅度超過40%。事實上,溫州市區二手住房市場自去年4月份新政出臺以來就處于低迷狀態,而10月14日溫州市公布的樓市調控細則,則更加劇了樓市的冷卻。
該輪調控政策共12條,涉及住房保障、土地供應、臨時性限購、商品房預售管理等,其中暫定本市戶籍居民家庭及能夠提供1年以上本市納稅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包括夫妻雙方及未成年子女),只能在本市新購買一套商品住房。這一臨時限購措施,被業界認為將對溫州樓市產生立竿見影的影響。
隨后,11月、12月的溫州市區二手房成交量,均未突破千套。
今年3月
“新國八條”細化
一季度9宗
土地出讓流拍
今年1月,雖歷經之前多次政策打壓,溫州溫州市區二手房成交量卻頑強地爬到了1389件。
與此同時,新一輪調控政策頒布。1月2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推出八條房地產市場調控措施,史稱“新國八條”,要求強化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對貸款購買第二套住房的家庭,首付款比例不低于60%,貸款利率不低于基準利率的1.1倍。
與之相對應的,在2月23日,溫州市出臺實施意見,明確本市戶籍家庭暫停購買第三套房,實行差別化的住房信貸政策,同時個人購買住房不足5年轉手交易全額征稅。
3月8日起,溫州市更對限購令的已有住房、新購交易時間等作出明確認定。根據限購通知,本市戶籍居民家庭及能夠提供1年以上本市納稅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只能新購買1套商品住房(含存量住房);對已擁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戶籍居民家庭,擁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無法提供1年以上本市納稅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要暫停其在本市內購房。違反規定購房的,不予辦理房地產登記。3月21日,溫州市公積金貸款政策也作出調整,停止向購買家庭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繳存職工發放公積金貸款。
政策疊加下,今年一季度,溫州市區房地產市場降溫更加明顯,二手房成交量為2868件,創下近三年來一季度交易量的最低記錄,呈現出“量跌價滯”的局面,新房銷售價格環比下降,全市更有9宗土地相繼流拍。
對此,業內人士認為,交易量下降是新一輪樓市調控的初步效應,說明樓市限購令對投資性購房已起到一定抑制作用。
前三季度
交易量持續下滑
房價整體下跌約兩成
記者從市房屋登記中心了解到,今年第二季度,溫州市區二手房交易量更比一季度大幅下降,4月份僅成交614套,5月份成交624套,6月份成交561套,季度總成交套數下降了35%。而第三季度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溫州市區二手房月度交易量均未突破600套。
“7月成交了1套,9月成交了2套。”溫州市區一房產中介機構的負責人說。交易量的持續下滑,終于讓一些房主坐不住了,部分區域樓房降價勢頭明顯。
天浩置業市場部經理向洋介紹,上陡門區域的房價,已經從前期的每平方米2萬多元降到1.6萬元左右;下呂浦的房子最高點每平方米將近3萬元,現在2萬多元可以買得到;橋兒頭的房子也從最高時的每平方米2.7萬元降到了2萬元左右。
“房價起碼少了10-20%,溫州市區的每個區域都在降。”21世紀不動產分析師林軍告訴記者。
雖然房價在降,不過,向洋表示,當前投資型購房者不敢入市,剛需型購房者現在由于銀行信貸從緊拿不到貸款,也沒有能力入市,最近成交的還是以改善型購房者為主,成交量近期不會出現暴增。
業內人士預計,限購令短期內不會取消,至少會持續到明年上半年。
編輯: 溫州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