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09-05 15:54?來源 綜合
上海大學81名大學生被退學:上海大學有81名學生因學業不過關,被退學。幾天前,消息見諸報端后,引起許多學生和家長的驚訝:“集體退學81個,竟會這么多?”“孩子考上大學,多不容易,就不能再給他們一次機會?”
可是,這一令許多人感到震動的消息,在本市各個高校卻波瀾不驚。
“集體退學?這不是新聞!”
上海交通大學教務處副處長馬磊直言不諱:“集體退學?這不是新聞!交大每年都有學生因各種原因退學。”
他透露,在過去學年制時期,交大就執行嚴格的學業標準:學生若一學期有3門課補考仍不及格,留級插班;4門課不過關,轉為“試讀”;“試讀”還掛“紅燈”,即予退學。
2001年推行學分制后,交大明確:學生每學期至少得修滿15個學分,單門課程不及格可以重修。盡管較之學年制時,要求略有放寬,但每年依然有數十個同學,在校方屢屢“預警”無效后,被退學。
同樣,對于上大81個學生被集體退學,同濟大學教務處副處長童學鋒也認
為:“這是高校教學管理的正?,F象,社會各界的詫異,是因為高教界從不曾對此宣傳罷了。”
同濟大學每年也有數十乃至上百個學生,因成績的緣故無法繼續學業。自2003年起,同濟大學執行了新的規章,本科生不及格科目超過25個學分,就不能再修新課程;進入“試讀”后,如不及格學分數再次超過25個,學校即予退學處理。
面對下跪的母親,我們的心也在流淚
每當期末發出退學通知,一些高校教務處長、學工辦主任的工作日就成了“家長接待日”。有的家長對自己放任孩子懊悔不迭;有的家長指責學校管束失當;更多的父母則苦苦請求“再給次機會”。
曾經有位母親,接到孩子被退學的通知,千里迢迢奔到上海交大,一次又一次跪在馬磊的面前,苦苦請求“再給我兒一次機會吧”。
馬磊一次次俯身扶起這位心如刀割的母親,卻又一次次“狠下心”,說“不行”。他說,自己的心陪著孩子的母親同樣在流淚,但他很無奈,學校不能“網開一面”。
他告訴記者,那些大學生之所以會被退學,除個別人無法適應大學生活等因素外,絕大多數是“玩物喪志”,而糾纏他們的“大魔頭”便是網絡游戲。大學生一旦沉迷其中,便難以自拔,放棄任何課程,把自己關在網吧或寢室里,夜以繼日地玩。
對這樣的學生,學??偸菍覍覄駥В招跷?。
曾有個外省籍學生,玩游戲近乎癡狂。家長接到老師的長途電話后不遠千里趕到上海,在學校附近租房,把兒子“請”去同住,而后采用盯人戰術,一天24小時全方位“監控”。一個月后,兒子承諾“戒斷游戲”,母親安心走了。然而時隔不久,其“網癮”又犯,學業一塌糊涂。最終,他在母親痛哭聲中背起行囊回了家。
執行退學制度,不能“心太軟”
“對于荒廢學業、無法勸阻的學生,學校只能無情操作堅決退學!”復旦大學某學院的院長說得斬釘截鐵。這位院長認為,請這樣的學生退學,是百余年來中國高等學府的一貫做法,這是對學校教學質量與聲譽的維護。
上海大學一位教授透露,此次校方之所以會一次性大規模退學81人,就是因為院系“心太軟”,不嚴格執行制度,以至于“高層”不得不親自出面,狠下重手,解決“歷史遺留問題”。
2000年,因為學分制的緣故,滬上某重點高校曾決定,允許學生課業不及格后反復重修,從而在事實上取消了成績差的同學被退學的可能。但這一善意的舉措效果不佳。有個學生明確表示不想學習,希望退學,可家長堅決不同意,要求他“為了家庭的聲譽,即使不上課沒文憑,混也要混滿4年”。就這樣,該生每學期注冊繳費買書,卻就是不進課堂不考試,終日游戲,還影響了旁邊好幾個同學。學校為此不得不修改章程,校領導說:實踐證明,執行退學制度,不能“心太軟”。
迷途知返,二次高考重回母校
如果說,各個高校每年都有數十甚至上百個同學被退學,會讓大學圍墻外的人們驚訝;那么,每年都有被退的同學幡然醒悟,以“而今邁步從頭越”的勇氣和意志,再度考進大學,這也是新聞。
說起這個話題,馬磊滿臉的沉重轉為欣悅:“也許你不信,每年都有這樣的‘新生’,重新考取交大,去年是4個,今年有6個,有的高考成績竟比當初還高!”馬磊告訴記者,每年高考前,交大的校領導都會收到數個被退同學的來信,傾訴自己直面過去、重塑自我,希望通過二次高考,再回母校求學的決心。對于這樣勇于“哪里跌倒哪里站起”的學子,交大表示歡迎。
在今年重新考入上海交大的學子中,就有一個兩年前因玩電腦游戲荒廢了學業。接到退學通知后,他猛然醒悟,奮發圖強,終于又一次超越了交大的分數線。而入學后,這個學生以往的學分被重新承認,如今他鼓足干勁,學業蒸蒸日上。
昨夜,這個同學面對記者透露了心聲:
兩年前,我鬼使神差迷戀上電腦游戲,老師、同學的勸告只字聽不進。
說真的,我從沒想過會接到退學通知。但那一天,通知真的出現在手上,我全身發抖,如同晴天霹靂?;丶液?,我和父母抱頭痛哭了整整3天。而后雙親隱藏起無限的失望,鼓舞我從頭再來。說真的,那時我幾乎崩潰,沒有了勇氣。這時,老師和同學都先后打來了長途電話。老師的話敲打著我的心——“你走錯了一步,但沒有理由走錯第二步。你有潛質,走過風雨從頭再來,老師相信你能成功!”
一個月后,我從床底下抱出了母親收藏的高中學習材料。整整一年,除了參加高復班,我閉門不出。可以說,這一年多,我的投入不亞于當年的第一次高考。當我重新高昂著頭,再度走進校園時,我突然發現自己收獲的不僅僅是第二張入學通知,更是人生路上的一筆寶貴財富……
學分制實行后退學制度不取消
近日,有人質疑:“既然高校都已實行學分制,那么學生課業不及格,就可以一遍遍重修,緣何還實行退學舉措?”
滬上各大學相關負責人認為,各高校已實行學分制,不少學校不僅鼓勵學生多修學分,早些畢業,也允許學生把畢業的時間延至6年。但是目前,在國內教育資源依舊緊張的情況下,該彈性制度不能無限期實行?,F在,各校對于退學所設定的標準,都是最低限度的——如果達不到標準,則意味著他們要完成本科學業,4至6年根本不可能。退學的制度,目前不可能取消。
這些負責人指出,在海外一些發達國家,如美國、英國,大學的教學體制完全彈性,學生只要愿意交錢,一門課修三五回,一張畢業文憑十多年后才拿到,都不是新聞。但國情不同,國內高校不能照搬。
編輯: yuj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