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8-12 19:59?來源 南方周末
不僅是農民工要漲工資,互聯網高科技領域也要漲工資。四大門戶網站今年紛紛為員工提薪,應對的不僅是通脹,更是整個行業人才缺乏的現實。
在2011年初富士康所引領的珠三角民工漲薪潮之后,又一波漲薪潮在互聯網企業中掀起。這是互聯網四大門戶網站有史以來最慷慨的一次。
搜狐2011年春節后幾乎全員提薪10%左右;騰訊在4月人均漲薪9.3%;新浪5月份的提薪幅度在14%左右;網易門戶6月的調薪覆蓋約60%的員工,綜合調薪幅度平均為25%。
8月9日,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7月份CPI同比上漲6.5%,再次創出新高。此前,四大門戶網站集體漲薪,都曾提到通脹因素,但事實上,更重要的原因是,目前門戶處在第二輪擴張階段,很多門戶旗下的頻道都要分拆上市,正是缺人之時,漲薪是最直接的留人辦法。
為了吸引和留住人才,四大門戶網站除了在薪酬上比拼外,還在福利待遇、股權激勵、實習生待遇,甚至于以校企合作的方式展開較量。
“互聯網行業的人才非常稀缺和寶貴,真正好的人才不多,且都去創業了。新進入到這個領域的人才,企業都會用超常規的辦法去保留。”騰訊公司負責人力資源的高級副總裁奚丹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沒有高薪的吸引,互聯網行業從業者很難在壓力大、工作強度高的崗位上堅守。 (CFP/圖)
靠什么留人
從2011年一季度的財務報表來看,按總營收來排名,騰訊第一、網易第二、搜狐第三、新浪第四。老大騰訊的營收是網易的4.1倍,是搜狐的5.5倍,是新浪的9.6倍。
最富裕的騰訊在吸引人才方面的招術也最多。
除了漲薪之外,騰訊6月底還宣布推出“安居計劃”,只要在騰訊工作滿三年且購買首套房的基層員工都可申請到一筆額度為20萬-30萬元、6年還清的無息貸款。這筆無息貸款的總額將達10億元,目前第一批申請者已經拿到了貸款。
而騰訊的薪酬福利制度也很令業內人士眼紅。圈內的說法是,騰訊員工年收入包括15個月工資,其中年終獎都在4萬元以上。由于年終獎與業績考核直接掛鉤,因此騰訊最賺錢的游戲部門收入最高,之前甚至被傳出這個部門是48個月工資的獎金。
此外,據騰訊的員工介紹,他們每年有一次年度旅游的1500元補貼,每月還發放30Q幣,騰訊還為員工投保了團體商業補充醫療保險,在原有社會保險之外,員工還享有意外醫療保險、重大疾病保險、女性生育保障、團體定期壽險等。
甚至,作為一種福利,騰訊員工還有機會到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贊助的地方縣市去當“縣官”。
在股權激勵方面,騰訊內部規定,當公司員工的能力和績效達到某個等級,即可申請股權激勵。2010年,騰訊董事會決定授出366萬股股權獎勵1454名員工,按當時收盤價130.4港元計算,獎勵金額逾4億港元。
相比之下,其他門戶網站留住人才的壓力較大。因此,他們這次漲薪幅度均超過騰訊。
自2010年3月網易成立門戶事業部以來,網易就已經開始財務上對其進行獨立核算。不管是否急于分拆上市,網易門戶部門在四大門戶中的留人壓力最大。2011年第一季度,網易在線游戲服務營收達到14億元,廣告服務營收則只有1.27億元。門戶事業部的員工們對于“清水衙門”的抱怨頗多。
網易公關部總監李寬寬對南方周末記者透露,門戶是網易最重要的部門,漲薪是網易門戶事業部的固定機制,每年的1月和7月,網易門戶都有兩次加薪機會,不過這一次漲薪的幅度要大一點。
一位網易內部人士透露,官方說法都是通脹壓力,其實是防止挖人的被迫舉動。在網易,加薪的大部分都是技術人員,門戶編輯加薪較少。技術人員在加薪人群中占了六成。
不過,網易在一年內調過薪的員工將不參與本次調薪,25%的幅度是總體調薪幅度,不具體到每個人。對于很多普通員工來說,因為基數不高,加薪25%也并不令人興奮。丁磊2010年曾說,網易的員工平均年薪是20萬元左右。但網易一線員工離這個數據差得很遠。
而網易值得一提的福利待遇是,在“五險”中,國家規定的公司繳納部分和個人繳納部分全部費用都由公司承擔。
搜狐的辦法則是,在2011年年初大范圍加薪的同時,還讓很多員工獲得了升職。而過去是,加薪未必升職。
爭奪儲備人才
大量使用實習生,是互聯網行業的一大特點。多年前,門戶網站使用實習生的目的基本就是看中了實習生的廉價勞動力。特別是門戶的游戲部門,一茬茬地使用實習生卻不做錄用。
過去,騰訊的一些低層管理者為了節省成本,還會使用義工大學生。很多大學生為了得到Q幣,爭當義工大學生。后來這種方式被公司總部知道后叫停。
近年來,隨著人才的匱乏,門戶網站對作為人才儲備資源的實習生的態度,也從壓榨轉為培養。實習生的待遇也相應得到提高。
據南方周末記者粗略調查,新浪和網易的實習生工資差不多,每個月都在1500元左右。搜狐則是按照每天90元計算,新浪一些部門也按天計酬,每天開給實習生120元左右。
而騰訊可以給實習生開出每天150元的補貼。實習生除了有工資和補貼,還配備導師做貼身輔導。
騰訊還規定,對于暑期實習生,若實習期間工作所在地與其家庭或學校所在地非同一城市,將享有公司提供的交通補貼和住宿補貼,同時,實習生還享有辦公環境內的公共休閑娛樂設施,加班宵夜和班車等福利。公司還為實習生購買意外傷害商業保險。
2011年,騰訊招聘了近800個實習生,這些人將成為明年騰訊2500名畢業生招聘計劃中的種子選手。
其實,互聯網行業的人才爭奪戰早已延伸到高校。騰訊甚至跟高校合作,搞起了定向培養計劃。如華南理工大學的騰訊創新班,每年選拔15至20名學生,由騰訊公司選派具有專業理論水平和教學能力的工程師,負責互聯網前沿性技術等課程的教學,并指導創新班學生參與騰訊產品研發。
今年8月,騰訊宣稱,計劃拿出3億元,在未來三年打造出一個校企合作開放平臺。
而騰訊在高校這一塊每年招聘畢業生,一直以來都是師兄帶師弟的模式,每年騰訊招聘之前,都會組織員工回到母校去做宣傳。對于重點人才,騰訊采取高管層盯人戰術。
幾年前,騰訊副總裁奚丹在中科大少年班看上了一個學生,但對方想去創業。奚丹沒有放棄,每年都邀請這個學生到騰訊參觀。后來這個學生去了一家視頻網站擔任技術總監,最終,他還是來到了騰訊。
機器上的“螺絲釘”
雖然互聯網行業的薪酬待遇與其他行業相比,處于較高水平,但在高薪酬的背后,卻是工作強度很大的現實。很多業內人士都戲稱自己為“IT民工”。
整個互聯網行業的人員流動率都很高,一般門戶網站的普通編輯只會呆兩年左右。如果你能穩定地工作兩三年,就可以算得上企業的老員工了。
一位新浪內部員工對南方周末記者說:“新浪太注重內容、速度這些硬性的指標,員工的壓力大,會感覺自己是機器,而且內部的競爭激烈。”
例如一名新浪的足球編輯,一大早起來要發8篇以上的稿子。由于很多足球比賽跟國內有時差,足球編輯群體需要經常熬夜看球做報道。
“門戶是一個機器,你就是這個機器上的一個螺絲釘,一動它就出問題。”一位搜狐員工說。他的很多同事跳槽去了人民網這些官網。因為人民網采編一體,員工可以編也可以采,發揮空間更大。
由于常年關注一個領域,視野狹窄,很多門戶人轉型的機會很少,于是便產生了利用公司平臺賺錢的想法。一些網站編輯會收取刪稿費用等灰色收入,而新浪甚至發生了內部員工參與“兜售微博付費加V服務”的情況。
新興擴張的部門人員流動性更大。在游戲部門,工作不滿1年就有很多人離職。很多公司游戲部門的考勤系統第一天和第二天的分界點是早晨6點,也就是說,早晨6點之前下班的,都還算是前一個工作日。所以,游戲行業的員工被稱為“炮灰團”。為趕公司進度,“炮灰團”連續加班已成常態。
這造成很多從業者違背競業禁止協議,跳槽到同行公司。比如,騰訊所謂的競業禁止補償,其實是在每個月的工資里多給了200元,而相應的要求是在離職兩年內要避讓騰訊的領域。但問題是,目前騰訊幾乎涉足了互聯網的每一個領域,那將意味著他們不能再涉足互聯網。
【南方周末】本文網址:http://www.infzm.com/content/62131
編輯: 記者 謝鵬 實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