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03 14:36?來源 綜合
日前中國宣布,力爭在2033年進行首次載人火星探測,并且與俄羅斯聯手啟動一個國際月球研究站的路線圖,以指導中俄兩國在太空的合作和發展。
在公開宣布力爭在2033年進行首次載人火星探測之前,中國載有“祝融號”火星車的“天問一號”著陸巡視器,已經于5月15日在火星烏托邦平原南部預選著陸區著陸。這是中國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
中俄太空聯手 中國和俄羅斯將展開太空合作
中方還透露,在開始載人探測前,中國還會進行機器人火星探測,進行火星基地選址考察、原位資源利用系統建設等項目。預計在2030年底前還將有一次不載人的往返任務,采集火星土壤樣本。
意大利行星科學家羅伯托·奧羅西(Roberto Orosei)告訴《自然》雜志,中國“一舉做了美國宇航局幾十年的事情”,而美國天體物理學家喬納森·麥克道爾(Jonathan McDowell)則表示,中國決定在其首次火星探測之旅中包括一輛火星車是“非常大膽的舉動”。
6月16日,俄羅斯和中國在俄羅斯圣彼得堡舉行的全球太空探索(GLEX)會議上,公布了一項聯合國際月球研究站的路線圖,以指導中俄兩國在該領域的合作和發展。并且表示,這一計劃已經引起了一些國家和組織的興趣。
美國《紐約時報》6月17日的一則報道說,“地緣政治競爭延伸至太空:中俄聯手對抗美國”,俄羅斯和中國已經開始制定雄心勃勃的任務計劃,直接與美國及其合作伙伴競爭,“開創了一個可能與第一次太空競爭同樣激烈的新時代”。
報道稱,北京和莫斯科已經聯手,計劃在2024年執行一項前往小行星的機器人任務。中俄兩國還將協同進行一系列月球任務,目標是2030年在月球南極建立一個永久性研究基地。
太空政策專家赫茲菲爾德認為,當前美中之間的太空競爭和中俄的太空聯手行動,并不會導致像上世紀60年代那樣的一場太空競賽。美國正在繼續研發“門戶”(Gateway)和“阿爾忒彌斯”(Artemis)項目,并且與其它國家在這些項目中開展合作努力。月球上有很多研究和開發的可能性,其它國際合作項目顯然也有潛力。
本文“”來源:http://m.hangqichache.cn/keji/hangtian/76251.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編輯: yuj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