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04-08 16:29?出處 新浪軍事
中國海軍反艦導彈的射程和速度還有精確度,中國海軍未來可以拿到什么樣的裝備。反艦導彈射程、突防能力以及威力和導彈精度一直是不變的目標。這其中,射程的拓展和突防能力的提升除了依靠更合理科學的路徑規劃外,主要依靠的是更先進的推進技術和導彈燃料水平的不斷提高。
反艦導彈的射程和速度還有精確度:從低速到高速,從近程到遠程,從不隱身到隱身,規律都是一樣的
目前而言,大部分超音速反艦導彈都使用沖壓發動機以維持其超音速飛行,具體設計則可分劃分為整合水平較高的固體火箭沖壓一體式發動機和較低的固體助推器和沖壓發動機分體結構,另外一些導彈則使用了渦噴發動機加固體火箭加速的方式,實現導彈在飛行末端突防過程中的加速。
反艦導彈的射程和速度還有精確度: “鷹擊-12”就是一種典型的沖壓發動機超音速反艦導彈
歸根到底,這些使用空氣作為氧化劑的飛航導彈如果要繼續增加速度,都面臨兩個問題:一是進氣道內空氣速度控制問題,二是傳統飛航導彈構型進一步加速帶來的制導和控制問題。
反艦導彈的射程和速度還有精確度:這么多超音速反艦導彈長期都在3馬赫上下的最大速度,不是沒有理由的
沖壓發動機作為超音速導彈的主要動力,但其和一般噴氣式發動機一樣,都需要將高速的空氣氣流減速到音速以下才能正常燃燒,因此當導彈速度顯著提升后,如何將進氣道內的空氣減速以維持發動機的正常運行就成了關鍵問題,但當導彈速度提升到3.5馬赫甚至4馬赫以上時,進氣道內的空氣速度已經很難再降到音速以下,這也就是傳統沖壓發動機的速度上限。
反艦導彈的射程和速度還有精確度:印度這個“布拉莫斯”作為一種傳統的沖壓發動機反艦導彈,技術上已經很難進一步突破
盡管超燃沖壓發動機可以在進氣道空氣流速超音速的情況下繼續工作,從而使導彈的飛行速度提升到5馬赫甚至更高,但這種新技術目前仍在中美等大國的研究中進行探索,遠沒有成熟到實際應用狀態。相比之下,固體火箭發動機因為不需要外界空氣做氧化劑,避免了這一難題,加之技術成熟,反而成為各種高超音速導彈的較好選擇。但火箭發動機燃燒時間短,傳統反艦飛航導彈飛行高度低,使其有效射程很難繼續延長。
反艦導彈的射程和速度還有精確度:連(和毛子合作的)三哥都知道高超音速的沖壓整個構型都是要變的
除了原理上的限制,導彈尺寸也是一個重要的限制因素。從052D型導彈驅逐艦開始,中國海軍已經在全新建造的新型大中型水面艦艇上全面應用新一代的通用垂直發射裝置,即將竣工的055型大型導彈驅逐艦也將使用這型垂直發射裝置。
反艦導彈的射程和速度還有精確度:要反艦導彈都和“海鷹3”一樣體型龐大,那水面艦艇也得跟戰列艦似的~~
該型垂直發射裝置可容納武器的最大長度為9米,最大彈徑為850毫米,從武器通用化的角度看,這種大尺寸垂直發射裝置計劃要兼容包括防空導彈、反導導彈、反潛導彈、反艦導彈等絕大多數艦載導彈武器,自然新一代反艦導彈的外形尺寸和發射形式也都要限制在這一尺度內,如果考慮到現有的鷹擊-18已經在尺寸上基本達到了通用垂直發射裝置尺寸的上限,中國新一代反艦導彈要實現上千公里的射程,同時還要保證較高的飛行和突防速度,就必然要采用與現有導彈截然不同的結構。
面對這樣的挑戰,中國采用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技術路線來實現新一代遠程反艦導彈所要求的技術指標,即將反艦彈道導彈技術和時下時髦的高超音速武器系統結合起來。導彈使用類似錢學森彈道的整體飛行軌跡,垂直發射后,先以傳統的彈道導彈方式和軌跡,在固體火箭發動機的推動下快速爬升,進入大氣層外,并在再入稠密大氣層后,依靠導彈的升力體狀態在大氣層邊緣進行類似“打水漂”的6-8倍音速跳躍高速滑翔,并依靠激光慣導進行中段控制,并在滑翔末端使用主動相參雷達導引頭發現、識別、鎖定類似航母的大型水面艦艇目標,并以7馬赫左右的速度發起高超音速俯沖攻擊。導彈在升空后的絕大多數時間里保持超音速飛行狀態,并且在滑翔段至命中的階段保持6馬赫甚至更高的高超音速,從而大幅度縮短導彈飛行時間,并增大敵方攔截的難度。
反艦導彈的射程和速度還有精確度:官方畫師……就是這個效果
這樣的導彈性能,加上其研制初始要求的能夠使用通用垂直發射系統進行發射的要求,使得該型導彈的尺寸被限制在9米長、850毫米彈徑,因此導彈必須采取一系列技術以滿足要求。這其中包括高超音速導彈所需的輕質化長時間大面積防熱材料、全程機動飛行控制系統等,并使用無尾罩冷發射方式。這一系列技術都給導彈的研制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反艦導彈的射程和速度還有精確度:燙這個事情…………不是搞不了,是搞好的成本太高
盡管如此,全新的導彈結構和攻擊模式帶來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借助彈道導彈式的爬升和高拋彈道,即使使用燃燒時間較短的固體火箭發動機,也能通過高拋彈道獲得巨大的勢能;超出大氣層的彈道高度,使得傳統的防空導彈幾乎無法對其實施有效攔截,只有專門用于反導優化的反導攔截彈才有一定成功率;滑翔段的錢學森彈道則能夠讓導彈比普通的彈道導彈額外多出30%的有效射程,按照其尺寸計算,該彈的最大射程可以達到1000公里甚至更遠;由于這一彈道比普通彈道導彈的彈道變化更多,因此在雷達跟蹤和計算上的難度也比傳統反導作戰更大;除此之外,由于該型反艦導彈從設計初始就要求能夠裝備在通用垂直發射系統內,因此其裝艦范圍不像冷戰時期蘇聯的重型反艦導彈那樣對載艦平臺的尺寸有嚴格的要求。
反艦導彈的射程和速度還有精確度:只有冷戰才能容忍這種“全艦伺候幾發彈”的情況
055型導彈驅逐艦和已經批量裝備的052D型導彈驅逐艦理論上都可以發射該型導彈,這也使得該型導彈可以在未來中國海軍大多數驅逐艦上裝備,從而較為容易地實現大載彈量的飽和攻擊。
反艦導彈的射程和速度還有精確度:飽和攻擊是所有武器戰法的基本要求
至于這么遠射程導彈的制導問題,這種1000公里射程的反艦導彈已經完全不可能僅僅依靠本艦雷達提供全程引導,更多地需要包括預警機、偵察機、偵察衛星、海洋衛星等多種偵查手段綜合探測和鎖定目標位置,并實施共同引導。本質上說,這一整套系統與中國火箭軍部隊用于反航母作戰的DF-21D型反航母彈道導彈所構建的目標搜索和跟蹤系統高度相似甚至重合,也正因此,這種新型反艦導彈可以充分利用現有的系統,并能夠與包括火箭軍反航母彈道導彈在內的作戰系統聯合作戰,實現打擊效果的最大化。
反艦導彈的射程和速度還有精確度: DF-21D對于中國最大的意義,就在于一整套大范圍航母檢測系統的建立
作為目前中國海軍的重點工程,這種遠程高超音速正處于研制和攻關的關鍵階段。按照目前055型大型導彈驅逐艦的建造進度和數量,第一批的055型導彈驅逐艦在竣工服役之初可能不會直接配備該型導彈(此時該型反艦導彈應該處于各類定型試驗的后期階段),但從后續建造的第二批055大型導彈驅逐艦開始,這型導彈將隨這些艦只開始服役,使055在航母編隊中的價值從“大號提康德羅加”晉身為“提康德羅加+光榮級”,并可能憑借其適裝性在所有的055型和052D型艦上推廣裝備。
反艦導彈的射程和速度還有精確度:雖然大家都以為055是“提康德羅加”的中國版,但很可能他身上也蘊藏了“基洛夫”的能量
由于這一時期無論是遼寧艦還是首艘國產航空母艦都是滑躍起飛模式的航母,在艦載機出動效率上與彈射器航母還有不小的差距,艦載機聯隊的航空反艦能力也相對一般,主要執行的仍然是艦隊防空任務,新一代遠程反艦導彈則會成為中國海軍在2025年前后最為重要的遠程重型反艦武器,成為中國航母編隊反艦作戰的核心力量。
反艦導彈的射程和速度還有精確度:
當年這段文字還沒人相信,不過到今天,大家可能也不會覺得有什么意外了。所謂的技術發展和人類對新概念武器的認知進步,也就是這樣的過程。
本文“”來源:http://m.hangqichache.cn/news/junshi/70374.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作者:胡謅施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