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05-13 11:00?出處 未知
中新網5月12日電綜合報道,北京警方11日晚間將故宮展品失竊案嫌疑人抓獲,部分展品被追回。據其交待,自己并沒有預謀作案,而是聽了導游講解后臨時產生盜竊念頭。盡管嫌疑人落網,但其如何能突破故宮重重防線等諸多疑點,仍有待破解。
北京警方58小時抓獲嫌疑人
故宮失竊案發生后,北京警方經過58小時縝密偵查,并綜合運用科技手段,于11日晚18時40分,在京城一家網吧將故宮展品失竊案嫌疑人石柏魁抓獲。目前,公安機關已追回部分被盜展品。
5月8日,故宮齋宮誠肅殿展品被盜案發生后,警方通過指紋比對,將目標鎖定犯罪嫌疑人石柏魁。此后,警方綜合運用科技手段,掌握其相關網絡信息,最終在石柏魁上網時將其控制。
經初步審查,嫌疑人石柏魁對犯罪事實供認不諱,已被警方刑拘。石柏魁1983年出生,山東省曹縣人。有媒體報道稱,嫌疑人石柏魁交代,其作案動機主要是因為缺錢。
抓捕現場目擊者:他挑了網吧最內側的座位
據《京華時報》報道,嫌疑人被抓獲的那家網吧一名管理員稱,在他印象中,被抓男子此前未來過該網吧。其進門時,特意挑選了最內側、周邊無人的座位。警方臨走時,讓大家誰都別碰這臺電腦。目前,網吧已將該機鎖定。
嫌疑人自稱并非預謀作案:旅游時突然起意
嫌疑人石柏魁在被警方控制后接受媒體采訪時說,自己當時進去旅游時沒打算偷東西。進去聽了導游介紹后,不知怎么了,腦子里一轉圈,就想起了這個(盜竊)念頭。
故宮博物院院長助理馮乃恩:繼續在網上關注消息
據媒體報道,故宮博物院院長助理馮乃恩昨晚守候在電腦旁不時刷屏,嫌疑人被抓獲的消息令他為之一振。他表示,故宮方面會積極配合警方,繼續在網上關注新消息。
香港展方:沒想到神速破案 為國家驕傲
香港兩依藏博物館館長王夏虹在接受中新網連線采訪時表示,得知破案非常激動,沒想到警方如此神速破案,為國家驕傲。她表示警方尚未聯系兩依藏博物館方面,但相信“所有的展品應該都還在”。
展品追回情況:有的被扔進垃圾桶?
北京警方宣布抓獲犯罪嫌疑人,部分展品被追回,但并沒有透露更多信息。北京日報報道稱,部分展品被追回,其他的則被嫌疑人扔進垃圾桶。
律師說法:量刑取決被盜物品價值
據《新京報》報道,北京市翰盛律師事務所律師郭召利介紹,5月1日施行的刑法修正案草案(八),對盜竊罪罪名量刑改為最高無期徒刑。“在修法之前,盜竊珍貴文物罪的最高量刑是死刑。”郭召利說,不過,需要考慮的量刑因素很多,包括文物價值、造成的社會影響等。
郭召利認為,盜竊故宮的影響肯定很大,不過,最終考量被盜物品的價值,量刑會不一樣。
故宮方面回應質疑:堅決杜絕利用故宮品牌進行炒作的行為
案件發生后,關于故宮與香港兩依藏博物館共同舉辦的這次展覽,也引發了外界一些其他質疑。
有人質疑,與私人合辦展覽,會造成私人藏家借助故宮抬高身價。對此,馬繼革說,對于利用故宮品牌進行炒作的行為,故宮堅決予以杜絕。因此雙方在展覽舉辦前簽署的協議中已經明確,所有展品禁止售賣。
案件影響:國家文物局下發緊急通知
11日上午,故宮博物院與香港兩依藏博物館共同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交融——兩依藏珍選粹展》展品失竊信息。故宮新聞發言人馮乃恩在新聞發布會上在眾多媒體鏡頭前鞠躬檢討,并表示:“失竊案發生后,我們保衛部門正在內部自查,尋找一切安防漏洞,并將形成報告,據此制定提升安防的有效措施。”
針對故宮博物院發生的展品被盜事件,國家文物局緊急發出“關于切實加強文物安全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各級文物行政管理部門、各文物單位務必吸取教訓,引以為戒,切實加強文物安全工作。
安保問題成焦點:“京城第一保衛處”為何失手?
據報道,故宮的安保體系極其嚴密,號稱“內外監控無盲點”,故宮內的縱深體系被區分為防護區、監控區和禁區三大塊,博物館內還有技防、人防、物防和犬防四道防線。技防方面,每天閉館后,至少有1600個防盜報警器、3700個煙感探測器和400個攝像頭在運行。人防方面,負責故宮安保的故宮保衛處曾被稱為“京城第一保衛處”,總人數超過240人,下設警衛隊、技術科、防火科等8個科室。物防方面,故宮內部安裝了大量的鐵柵欄、鐵窗、防爆玻璃和鐵柜等,并定期加封加固。犬防方面,自從1987年發生了盜賊企圖切斷報警裝置的盜竊案后,故宮院內開始加強警犬防御。
按照故宮文物安防規定,每天閉館后,各展廳都要對廳內文物進行清點,巡查院內所有可能藏匿人或物的角落,之后還要再拉網檢查一遍,最后由故宮犬隊到各角落巡查,即每天至少三遍清查才能閉館。
此外,故宮在一級風險地點裝有最先進的設備和至少三種復核手段,其中珍寶館等重點巡查區域內24小時開啟紅外線、微波等多種報警器探頭進行全方位監視,在故宮中央監控室中,保衛處工作人員24小時面對40多臺顯示器進行監視并錄像。
如此嚴密的安保措施卻被一個自稱“臨時起意的游客”破解,外界對故宮的安保也發出諸多疑問。嫌疑人為何能在被發現的情況下逃跑?展館內的監視器是否沒有發出警報?攝像頭有沒有拍到作案畫面?諸多疑點,還有待事件的進一步發展來揭開謎題。
有專家對故宮此次失竊表示“離奇”。他猜測,竊賊作案前,應當是先切斷了電源,致使監控室沒有監控到情況。
在11日的新聞發布會上,面對記者關于監控線路是否被切斷的問題,故宮方面沒有透露更多情節,但發言人馮乃恩表示,故宮安保工作的確存在不到位的地方,一些老的設施可能會出一些問題。
媒體歸納七大謎團
對此次故宮展品失竊事件,有媒體歸納出七大待解謎團。
謎團一
失竊展廳是否有攝像頭? 失竊時展廳現場安保措施是否達標?
謎團二
為何警報設施沒有報警?安保人員發現嫌疑人前,監控設備為何未能發現嫌疑人?如果探頭已經發現了嫌疑人,報警設施為什么沒有自動報警?
謎團三
發現嫌疑人為何還讓其逃脫?
謎團四
嫌疑人如何逃出故宮大門?嫌疑人逃脫了安保人員的視野后,又是如何逃出故宮的重重大門的?
謎團五
既然已經發現嫌疑人,并且沒有搜尋到人,為何到第二天才發現被盜?
謎團六
故宮的立體安防實際效果如何?竊賊為何能突破“四大防線”盜竊得手?
謎團七
隱患沒有徹查,故宮是否具備開放條件?
背景資料
5月8日,香港在故宮齋宮臨時展出的9件展品失竊,其中2件展品遭竊賊遺落,已于9日下午在故宮南側城墻下找到,藏品局部變形破損。這些展品均是香港兩依藏博物館收藏的制作于上世紀30-80年代間的西式金銀鑲嵌寶石化妝盒、西洋香粉盒和手袋等,據稱價值數千萬元。
據了解,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北京警方曾有記載的故宮盜寶案一共發生過5起。
作者:溫州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