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06-03 11:10?出處 新京報
洞庭湖干旱災情嚴重,可是抗旱灌渠設施不起作用,成了擺設,村民拆毀“面子工程”抗旱設施。在湖北省浠水縣,村民們將一投資百余萬元的抗旱灌渠部分拆毀,原因在于這一存在明顯設計缺陷的工程,通過了各級驗收卻一直無法啟用,成為“擺設工程”。不少農民不得一趟趟從湖里挑水澆地。
灌渠只在驗收時通過一次電
五洲大畈灌渠建在浠水縣巴河鎮,在長江大堤腳下。這些原來水漫為患的沿江村也旱情嚴重,此時本該發揮作用的五洲大畈灌渠卻派不上用場。
65歲的新港村村民余秀珍說,灌渠只在驗收時通過一次電,大家都不知道為什么要投這么多錢修這個“形象工程”。
官員稱農民拆渠是小農思想
新港村黨支部書記王少華說,這個抗旱灌溉項目存在不少設計漏洞,就算遇到旱情也不可能啟用。
他說:“別說村民的話,就是村干部的意見也聽不進去。我們多次反映情況,上面說方案已經報到省里了,改不了。”
浠水縣農業開發辦副主任周敏接受記者采訪時,以不容置疑的口氣說:“五洲大畈灌渠項目已經過了國家、省、市農業開發辦驗收合格,一直沒有啟動是因為當地沒有旱情,不需要抽水。農民拆毀灌渠是個別情況,村里沒有管好,這說明一家一戶的小農思想與設計理念發生了沖突。”
村民斥恢復灌渠是“掩耳盜鈴”
記者了解到,4月底開始,巴河鎮花了好幾萬元,組織施工隊恢復被村民損毀的灌渠。這又被村民怒斥為“掩耳盜鈴”的“面子”工程。
記者在灌渠泵房看到,取水管只剩下半截露在泵房窗口,取水口看不到水源,堆積著雜草,泵房里只有抽水泵,電機設備杳無蹤影。
政府搞工程不征求老百姓的意見,上級驗收走過場,我們只有把灌渠拆掉!——新港村民呂玉民
農民拆毀灌渠是個別情況,村里沒有管好,這說明一家一戶的小農思想與設計理念發生了沖突。——浠水縣農業開發辦副主任周敏
今年以來長江中下游的罕見大旱,對湖北、安徽、湖南、江西等地農業和生態造成嚴重影響。有網民稱,古代文人騷客筆下的大江大湖風景已面目全非,古代詩詞美文中提及的美景也大打折扣。記者探訪發現洞庭湖邊的岳陽樓、廬山瀑布、赤壁等景點如今都已難覓古詩詞中的風采。
岳陽樓 水天一色景象不再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范仲淹《岳陽樓記》中描寫洞庭湖風景。
“我從沒見過水干成這樣。”6月1日,記者在湖南岳陽樓景區碰到帶朋友來此游玩的岳陽本地居民徐彩云,在給遠方的朋友當“導游”時,她滿帶可惜的口吻說。
記者在巴陵廣場眺望洞庭湖,裸露出來的幾處沙洲讓以往水天一色的景象不再顯現,盡管視野依然遼闊,但從遠處君山島露出水面的高度看,水位明顯比之前降低了不少。
徐彩云就住在岳陽樓景區附近的梅溪橋老街,她指著湖心一片露出來的沙洲說:“我在這里長大,印象中還沒見過沙洲露出來。”徐彩云還說,就在旁邊的岳陽港務局碼頭也因為水淺不能停靠大船。
岳陽樓景區辦公室副主任尹明偉說,游客在豐水期前只能乘船前往湖中的君山島,現在可以從旁邊的農場通過沙洲到達。
廬山瀑布 雨季水流“細若游絲”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李白《望廬山瀑布》瀑布風景
在廬山風景區,管理人員介紹,往年的4月份,當地就處于雨季,降水充沛,廬山瀑布水流洶涌,山澗水聲轟鳴。但今年到了5月下旬,廬山瀑布還是水細聲小。一些游客說,缺水的廬山瀑布少了不少山澗鳴泉的獨特魅力,更無法領略其“飛流直下三千尺”的宏偉氣魄。
在以廬山瀑布而聞名的江西九江,干旱使得主要景區景點和湖區受到直接影響。九江市防汛人員告訴記者,廬山風景區有8座水庫,到5月底,這些水庫水量比往年同期少了60%,絕大部分水庫都處于死水位。
赤壁 “驚濤拍岸”已成往事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摘錄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900多年前,蘇軾被貶黃州。元豐五年(1082年)七月,他與幾位客人一起登上赤壁磯頭,寫出《念奴嬌·赤壁懷古》。但如今,赤壁那種駭浪驚濤的景象已成往事。
記者在赤壁舊址看到,長江已改道到2公里以外,這里現成為東坡赤壁公園,赤紅的巖壁陡峭如峰,“驚濤拍岸”留下的層層痕跡依然清晰可見,但“驚濤”早已被一條人工的景觀河取代,而且由于今年的大旱幾近死水。
如今,“驚濤拍岸”的長江古道上已建起了密密麻麻的民房。曾經拍岸的巖石上被后人刻上“赤壁”二字,與旁邊已經毫無水景特點的坡仙亭、放龜亭等一起悵然回憶曾經的浩蕩。據新華社電
■ 旱情
贛37縣市重度干旱
綜合新華社電 根據2日的最新監測顯示,江西旱情依舊嚴重,有37個縣市出現重度干旱。但端午期間,江西將出現入汛以來最強降雨過程,部分地方有暴雨,局部有大暴雨。
而受降水持續異常偏少影響,湖北省內各大湖泊面積已接近有衛星監測以來的最小值,其中我國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第七大淡水湖洪湖減少面積超過或接近一半。
大旱使被列入“世界重要濕地名錄”的東洞庭湖自然保護區核心水域大幅萎縮,保護區內生物多樣性遭到巨大破壞。
據東洞庭湖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趙啟鴻介紹,整個保護區面積為1900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區域面積為290平方公里。目前,核心區僅有水域面積43.5平方公里,其余85%均處于干旱狀態。
湖北省氣象局武漢區域氣候中心2日公布的該省5月氣候影響評價報告顯示,到5月27日洞庭湖水體面積為468.72平方公里,比歷史同期減少55.1%,比去年同期減少68.5%。洪湖水體面積206.55平方公里,比歷史同期減少48.2%,比去年同期減少55.2%。
本文“”來源:http://m.hangqichache.cn/news/shehui/37390.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作者:溫州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