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10-29 14:28?出處 溫州網–溫州都市報
溫州網訊 溫州醫學院附一院只刷身份證無需填單掛號系統,新掛號系統只刷身份證無需填單證,溫州醫學院附一院掛號處的工作人員將身份證刷一下,錄入身份信息,工作人員將身份信息和電話或手機號碼導入新卡,一張新的病歷卡制作完成,新掛號系統快捷方便,一個掛號過程只需10秒。
這是昨天記者用自己的身份證在溫州醫學院附一院辦新病歷卡的整個過程。
10月22日,新HIS門診系統正式在該院投入使用。該系統運行一個星期以來,運行情況怎樣?給患者帶來了哪些方便呢?記者昨天為此來到溫醫附一院體驗新HIS門診系統的新速度。
新系統掛號不到一分鐘
拿到新病歷卡后,記者繼續體驗新系統的操作流程。
將新病歷卡交給溫州醫學院附一院掛號處工作人員,工作人員根據記者需要就診的科室,再用這張新的病歷卡掛號,整個掛號程序就完成了。估算了一下,除去排隊時間,包括制作新卡、繳費的時間,整個掛號時間不到一分鐘。而按照舊版門診系統掛號,不算排隊時間,起碼需要四五分鐘。
隨后,記者拿著病歷卡和掛號單來到就診科室,醫生將病歷卡在其電腦前的刷卡處一刷,病歷卡內的信息便顯示在電腦上。由于是新卡,因此卡內還沒有以往的病史。據醫生介紹,辦理新病歷卡后,患者每次就診后的信息都將輸入卡內,今后如果再來溫醫附一院就診,醫生只用憑這張卡,就可清楚地看到患者以往的病史、過敏史等,就算不慎將卡丟失,患者只需憑身份證就可補辦一張病歷卡,卡內的信息不會丟失。
就診結束,此時記者的病情和接下去要做的檢查,以及要服用的藥物信息都已記錄在病歷卡上,記者再拿著病歷卡到藥房繳費、拿藥,拿到藥后記者還拿到一張處方用法說明書,上面詳細地記錄著所服藥物的劑量、時間和方法。
溫州醫學院附一院新HIS門診系統
新HIS門診系統中的HIS,是醫院信息系統的英文字母縮寫,該系統是利用電子計算機和通訊設備,為醫院所屬各部門提供對患者診療信息和行政管理信息的收集、存儲、處理、提取及數據交換的能力,并滿足所有授權用戶的功能需求。
溫州醫學院附一院信息科的技術員卓一超介紹,新HIS門診系統是該院舊版門診系統的升級,舊版的門診系統是2003年開發完成并投入運行的,現在已明顯落后。新版門診系統除了像舊版那樣讓醫生直接在電腦上對患者的病情和治療方案進行記錄外,還增加了許多新功能。
卓一超說:“衛生行政及社保管理等部門對醫院提出很多管理上的新要求,如平診處方不能超過7天用量,急診處方不能超過3天用量,而這些需求舊版系統無法實現,新版門診系統就能方便解決。另外,新版門診系統為新院信息系統的穩定上線打好基礎。”
新系統還在進一步完善
溫州醫學院附一院門診部主任杜曉燕說:“新系統剛剛運行時,總會遇到各種問題。針對個別醫生對新系統性能還不熟悉的情況,我們除了在前期對120多名門診醫生進行操作培訓外,還對一些年紀較大的醫生進行了一對一的輔導,像個別老醫生,雖然前幾天看病速度稍有些緩慢,但經過這幾天熟悉后,目前看病速度已經和原來差不多了。另外,一些小的操作問題也不時出現。目前我們已經在門診樓的每個樓層都設置了信息科,一旦醫生在操作上遇到問題,信息科的工作人員將隨時予以解答或改善。”記者杜一川
與舊系統相比有三大好處
第一,不用擔心病歷卡丟了后,以往記錄消失
來自龍灣的市民陳先生說,由于經常不慎丟失病歷卡,他幾乎每年都需要去醫院補辦病歷卡,且每次補辦后,原先的病情記錄就沒有了。
對此,溫州醫學院附一院門診部主任杜曉燕說:“采用新的系統之后,患者只用憑二代身份證在本院辦一張病歷卡,該患者的病史都將清晰記錄下來,就算患者不慎丟失該病歷卡,只需憑身份證再補辦一張卡就可,卡內的信息不會丟失,補辦一張卡的費用是一元錢。”
第二,患者掛號不用再填單
以往掛號時,填寫掛號預填單比較耗時。據杜曉燕介紹,特別是一些來自農村的患者,本身寫的字就難以辨認,再加上有時所填寫的家庭地址等信息不正確,這就給醫生在接下去的隨訪中帶來很大不便。而使用新系統后,因為不用再填單,不僅大大節省了患者掛號的時間,還保證了患者信息的準確性。
據了解,由于新的系統剛剛運行,目前溫州醫學院附一院門診部的17個掛號窗口中還只有5個采用了新的掛號機,但杜曉燕表示,新的掛號機在近期將全部到位。
第三,患者再也不用看“醫生體”“天書”,拿到藥后會有一張服藥說明書
市民李大叔經常會因為看不懂處方單上醫生的字跡而發愁,“雖然醫生會詳細地告訴我應該怎樣服藥,但我年紀大了,記性不好,經常會將服藥時間或劑量弄錯。”對此,杜曉燕說:“醫生的字跡認不清,是因為醫生在寫病歷和開藥方時會使用一些術語、符號等,而使用新系統之后,患者拿藥后會拿到一張處方用法說明書,上面會清楚地寫著患者應當服用藥物的劑量、時間和方法。這樣一來,患者就能一目了然。”
不知道是醫生故作玄虛,還是醫生一定要用“醫生體”“天書”,每個醫生開出來的處方,只有醫院的人看得懂,外面的人就是學了一輩子草書,也不一定全看懂,新系統讓患者告別了“醫生體”“天書”。
本文“”來源:http://m.hangqichache.cn/news/wenzhou/35439.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作者:溫州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