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7-13 12:13?來源:中新網
連日來,華北、黃淮地區迎來入汛來最強降雨過程,京津冀地區遭遇強降雨,多地降雨量突破歷史極值,而且,雨勢還沒有停。
來自中央氣象臺7月12日的數據顯示,河北邯鄲、山西晉城和長治、河南濟源、安陽和鶴壁等局地降雨量達到220~342毫米(最大小時降雨量102~125毫米)。
河北中南部和河南北部共有7個國家站日雨量突破7月極值,其中河北雞澤監獄里206.4毫米和河南滑縣降雨量211.7毫米,都突破有氣象記錄以來歷史極值。
根據北京市氣象臺發布的7月11日18時至12日19時降水量(毫米):全市平均100.4,城區平均113.2,西南107.1,東北102.7,西北97.4,東南75.8。城區最大朝陽孫河站164.1,全市最大延慶海字口197.2。
氣象上,24小時降水量大于25毫米的降水稱為大雨;24小時降水量大于等于50毫米的降水稱為暴雨。此次,北京平均降水量已達暴雨級別,暴雨導致7月12日當天,北京兩大機場大幅調減航班,同時公交多條線路停駛。
北京市交通委早前就啟動了交通防汛應急預案。為應對強降雨可能造成的公路積水、塌方、塌陷等突發事件,交通部門安排應急防汛人員2500余人,防汛車輛、機械設備700余臺。
京津冀地區遭遇的這場降雨來勢為何如此迅猛?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張芳華對媒體分析稱,此輪強降雨具有影響范圍廣、降水強度大、持續時間長、累計雨量大、伴有強對流和大風天氣、致災風險高等特點。
從成因上來看,這次強降雨過程受到深厚的低渦系統影響,低渦東側伴有強盛的低空急流,帶來充沛的水汽和不穩定能量,非常有利于產生強降水。低渦系統移動緩慢,降水時間較長,有利于累計降水量增大。
此外,低空急流在太行山迎風坡輻合抬升,也有利于局地產生更強的降水。
另外,與低渦相對應,在地面是氣旋系統,其東側氣壓梯度大,有利于產生地面大風。同時,這次過程還伴有對流性雷暴大風。兩個原因疊加,導致這次過程大風天氣也非常明顯。
本文“”來源:http://m.hangqichache.cn/weather/zixun/76459.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編輯: yuj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