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10-31 14:11?來源 新京報
娛樂熱點新聞:偷漏瞞報票房罰款,2015年10月30日,人大審議《電影產業促進法(草案)》,對電影產業的偷漏瞞報票房罰款50萬元,電影院放貼片廣告罰款5萬元。
《電影產業促進法(草案)》取消《電影攝制許可證(單片)》
按照現行規定,從事電影攝制業務的企業必須滿足一個條件:“有符合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行政部門認定的主辦單位及其主管機構”。
《電影產業促進法(草案)》,征求意見稿修改了上述做法,提出“國家鼓勵企業從事電影攝制業務”,企業從事電影攝制業務的前提是通過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的審查,審查合格后獲得一次性的《電影攝制許可證(單片)》,攝制完成過2部以上依法準予公映的電影的企業,可以申請領取《電影攝制許可證》。
上述修改降低了市場準入門檻,放寬了對社會資本進入電影產業的限制。在此基礎上,初審稿進一步降低了市場準入門檻。
初審稿取消了一次性的《電影攝制許可證(單片)》,提出企業、其他組織只要符合電影攝制所需的資金、人員等條件,就可以提出申請。省區市電影主管部門自受理之日起20天內,作出批準或者不批準的決定,符合條件的就發放《電影攝制許可證》,并予以公布。
《電影產業促進法(草案)》對于“偷漏瞞報票房”,初審稿規定:電影院未如實統計銷售收入,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情節特別嚴重的,吊銷許可證。
電影產業促進法立法過程
●1981年,《大眾電影》發表《立電影法,杜絕橫加干涉》一文,呼吁中國電影立法。
●1994年,國家有關部門開始著手討論電影立法事宜
●1996年5月29日,經國務院第45次常務會議通過,《電影管理條例》頒布實施
●2003年,《電影促進法》正式開始由原國家廣電總局組織起草。
●2005年1月18日,原國家廣電總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電影促進法》有望于2006年頒布實施
●2008年,《電影促進法》草案定稿,報送國務院法制辦
●2011年12月,《電影產業促進法(征求意見稿)》發布;
電影產業促進法素被稱為“中國電影第一法”,2015年10月底,初審稿審議通過。
編輯: 記者王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