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22 10:50?來源
汽車發展了上百年,現在各種操作方式和位置都已經相對固定,可以說無論你換哪一部轎車上去,看上一下基本就可以操作了,這是百年經驗的積累,用戶體驗已經被充分地固化了下來。再來看手機,發展至今20年,和互聯網的時間差不多,但是我們就可以發現手機鍵盤和電腦鍵盤的格式就固化的比較快,基本已經成型,而手機界面和電腦軟件界面或者說網站界面,現在還處于五花八門的階段。由于界面的靈活性和發展時間畢竟比較短的緣故,我們可以說手機界面和網站界面的成熟度還遠遠沒有達到穩定的階段。這也正是本文想重點討論的問題:在一個還未成熟的領域,我們擁有更多的成功的機會,網站正處于這個階段。
可能我會有些本位主義,我始終認為網站和傳統產品沒有什么區別,都是要滿足目標受眾的偏好,只有訪客喜歡用你的網站,你的網站才會有生命力。所以對于遠未成熟的網站領域,我們可以參考上百年的消費品工業的發展思路,重視使用者的習慣與態度。其實也符合中國的古語:“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大凡成功的品牌都非常重視消費者的態度,無論從古代的君王微服私訪,到現代的消費品企業的神秘訪客。從火車上的意見本到街頭經常遇到的市場調查,這些都在體現著對消費者習慣于態度的重視,只有不斷地了解消費者想要什么,然后按照要求去做,那樣的話,消費者就會喜歡用你的東西,就會為你付費。因此,我想說:網站應該重視訪客的偏好,按照訪客的習慣于態度來優化自己的網站。
那么具體怎么做呢?網站是一個新生事物,不過二十年,而消費者行為研究已經相對比較成熟了,我們可以將一些傳統領域的消費者行為研究的方法借鑒到網站領域來。這里從傳統消費品產業的市場研究方法角度切入,介紹幾種在網站領域可以運用的研究方法:
二手資料研究:就是閱讀各種現有資料和參考其他已經存在的網站的做法,從中吸取經驗,這一點相信我們很多都已經充分的運用了,在此不贅述;
深度訪談:在傳統產業中的做法是去約見一些消費者,根據一個定性的訪談提綱,進行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的一對一面談,可以深度挖掘出消費者具體有哪些滿意于不滿意的地方,具體是什么原因,等等。在網站領域,這個方式的運用可以更加靈活,我們可以采用以上方面約談,也可以在我們的qq,msn上找到愿意接受訪問的對象,進行交流,其效率就會很高。這種方法的關鍵點是必須事先準備一份標準化的訪談提綱,這樣才能在你訪談了10-20名被訪者之后,能夠總結出一些共性的東西來,而不是僅僅憑感覺去做決策。而且在這個階段采集到的信息點可以作為下一階段定量調查的選項素材。 本文“”來源:http://m.hangqichache.cn/keji/intel/zzzj/cehua/13603.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