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07-08 21:24?來源 溫州視線
獅子巖座落在巖頭鎮西安村和下日川村之間村界處的楠溪江中,它其實是楠溪江深潭中的一座小島嶼,因形似獅子,故得此名。
獅子巖,渾身光禿禿的,只是在獅子巖的周圍有一些灌木,獅子巖獅子尾巴處有一棵楓樹,這棵樹小時候看著就這么高,幾十年過去看還是這么高。整座巖石顯得瘦骨嶙峋,活象一只餓獅,靜靜地蹲伏在水清潭碧的楠溪江流中,一動也不動,可憐巴巴地昂首張口,似乎是正在等待著什么可供吞噬的美物。
常言道,“龍配珠,獅配球”,如果潭中唯有孤零零的一只獅子卻沒有獅子球來作一番陪襯,那么它就如同是一朵艷麗的紅花沒有綠葉的扶持一樣,會顯得非常非常的乏味單調。真是無獨有偶,造物主當初在創造天地萬物時,一定是頗費了一番心計的,想得夠周到的了,在造獅子巖的時候,他特意在獅子巖前面30米處精心地安放了一只“彩球”,球嶼上松木蒼翠,雜樹叢生,綠草與野花競美爭艷。偶有習習江風徐來,球嶼上樹搖枝曳,似乎是獅子球正在搖擺滾動著。雖然獅子巖與獅子球相隔僅為30米遠,然而它們倆無法走在一起,獅子只能望著前面美麗的彩球淌著口水,干瞪眼兒。它是欲抓不能欲吞不得。而獅子球也似乎是通了靈性似的,有意無愈地捉弄著獅子。千百年來,它們就這樣一前一后,你追我躲,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形象生動栩栩如生,煞是可愛。游客至此,無不嘆為觀止。那么,獅子巖是怎么來的呢?
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的赤腳大仙來人間游玩他隨身帶有一件寶物—金獅子,這只金獅子造型別致,小巧玲瓏,樣式美觀,是大仙的護身符,能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歷險化夷。赤腳大仙遍游神州各處風景名勝。有一天,當他來到楠溪江時,立時為眼前的美景所陶醉,便駐足細賞,口中連連稱奇:“此景只應天上有,怎會流落在人間? 次有機會一定再來游賞。”然而他怕忘掉了這勝地,便將金獅子留下來作為標記,自己則回天庭去邀約眾仙,待日再游,與大眾分享人間美景。
大仙去后,這只金獅子吸日月精華,餐天地靈英,日日長,夜夜長,日長月久,竟變成了一只活的金獅子。它日拉金、夜拉銀,楠溪江兩岸的貧苦百姓俯首即可拾撿金銀。沒多久,楠溪江這一隅窮山溝家家戶戶都成了殷富的人家。誰知,這事傳到了縣衙里,縣官連忙下令派兵將獅子巖團團圍住,以五里為界,劃圈不讓百姓人內,并以官府的名義用紅綢布將它里三層外三層嚴嚴地封起來。同時急忙上京奏知皇上。金獅子被這樣嚴封起來,與外界隔絕了,再也吸不到天地日月之精華,沒多久竟餓死了,最后變成了瘦骨嶙峋的石獅子,而獅子所拉的金銀遂變成了白花花的鵝卵石。及至皇上率領文武大臣趕到楠溪江獅子巖時,只見前面溪中金獅子屁股后面滿是閃閃發光的“金子”.皇上心花怒放,龍顏大悅,急忙著令人去拾撿,誰知到了手中全是光沽圓滑的鵝卵石,皇上頓時勃然大怒,以欺君之罪將縣令斬首示眾。后來,當地有一首民謠說:奇珍異寶世間稀,皇帝老兒空歡喜;縣令無辜刀下死,大仙可再游楠溪。我們現在看到的楠溪江兩岸的被譽為“金灘銀練”的鵝卵石灘,據說就是由金獅子所拉的金銀所變。
美麗的傳說和著優美的山水風光,使人陶醉、留戀。
獅子巖這一大自然鬼斧神工、精心雕鑿的“天然盆景” 是楠溪江一顆耀眼奪目的璀璨明珠,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海內外游客來此觀賞,并從這里帶走一個又一個由衷的感嘆。
編輯: yuj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