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01-16 13:03?出處 綜合成都商報
吃生蠔被珍珠硌牙
成都市民周先生吃生蠔被珍珠硌牙,幸好牙齒沒事,周先生也沒有和店家討說法,他說準備拿它做戒指,算是新年的一個好彩頭。專家稱,貝殼類海鮮都有可能產珍珠,生蠔吃出珍珠并不奇怪。
1月14日晚,成都市民周先生帶著家人吃燒烤,點了一個海鮮拼盤。當他挑出其中一塊生蠔,剛咬一口,牙齒就被硌了一下,取出一看,生蠔的肉里出現了一顆珍珠,跟綠豆一般大小。
四川農業大學水產養殖專家嚴太明告訴記者,只要是貝類,都有可能產生珍珠,所以生蠔里有珍珠并不稀奇,此前也有媒體報道,廈門等地有食客從生蠔中吃出珍珠的事情。
對于周先生來說,在生蠔中吃出珍珠,他倒沒覺得是個壞事兒,還準備去買一張彩票,更是壓根兒沒想找店家討個說法。“反正牙齒沒事,也沒有吞下去。”周先生告訴記者,當天結了賬他就拿著珍珠回家了。
這顆橢圓形的珍珠,通體純白,跟綠豆差不多大小。周先生雖然不確定其價值,但覺得挺歡喜,“算是新年的一個好彩頭。”他還透露,打算用這顆珍珠去做一枚戒指,留作對這份“意外運氣”的紀念。
浙江省諸暨的一家珍珠養殖場工作人員表示,人工培育珍珠一般都用蚌類,不會選用生蠔,所以周先生吃到的珍珠應該是生蠔自然分泌的。
周先生吃出的珍珠,形狀為橢圓形,只有綠豆大小,這位行家表示,并無太大的價值。另一家珍珠銷售商稱,平時賣的珍珠分為淡水和海水珍珠兩種,其中淡水比海水珍珠價格貴,這些珍珠直徑大的八九毫米、小的四五毫米,而且全部采用的是珍珠貝類,不會選用生蠔培育。
四川農業大學水產養殖專家嚴太明表示,浙江一帶人工培育珍珠較多,主要選取珠蚌,在里面植入種核,從而形成珍珠。據了解,珠蚌進食張開貝殼,砂礫、寄生蟲這些異物就會混入蚌的體內,貝殼里的外套膜組織會分泌出珍珠質包裹異物,最終形成一些圓球體。
珍珠都是貝類新陳代謝的產物,并不稀奇,就像是貝殼體內的結石,有的貝殼有、有的就沒有。
本文“”來源:http://m.hangqichache.cn/news/jingji/67628.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作者:記者 宦小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