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09-27 17:37?出處 中青在線
果樹變身搖錢樹:孟嶺村的小山坡上,一顆顆蘋果樹擠擠挨挨,秋風吹過,濃郁的果香味醉人。現在,村民年平均收入有七八萬元,吸引了30多人返鄉,蘋果樹變成了致富的搖錢樹。
這個地處東北邊境的小村位于吉林省琿春市西南部、圖們江與琿春河交匯處,獨特的氣候與土壤讓這片土地可以產出硒元素極高的蘋果。
“現在全村種著500公頃蘋果樹,去年產量1800萬斤,年產值5000萬元。” 村委會主任李峰杰隨手摘下一顆蘋果,“再有半個月,就能大規模采摘了”,他心里高興,盤算著怎么再拓寬拓寬銷路。
據琿春市民族宗教局副局長鄒志鵬介紹,2004年,第一筆興邊富民行動資金投入使用后,孟嶺村村民得到了免費補助的樹苗和啟動資金,村民起初還不理解,“種蘋果能有什么用?”經過不斷改良、實驗,曾經的大片荒地冒出含有硒元素的特色果子,人們嗅到了商機。
李峰杰的照片貼在村委會門口的櫥窗里,“創業青年標兵”的字樣格外顯眼。他是蘋果種植大戶,果園已擴大至7公頃,去年40萬斤產量讓他一下賺了80萬。
他曾在外漂了10年,輾轉過日本、北京、上海等地,靠打工維持生計。日子久了,難免厭倦,逐漸不滿足于現狀。看著家鄉蘋果產業越來越紅火,2012年,這個朝鮮族的80后青年“逃離”大城市,選擇回鄉創業。
憑借在外闖蕩多年的經驗,他帶頭成立了蘋果專業合作社,平日里,他鉆研栽培技術,研究蘋果生產、銷售渠道,把握市場脈搏;他帶著村民學習施肥、包裝、銷售、蘋果栽培、剪枝及提高糖分的技術;他還制定了“統一采購、統一管理、統一銷售”的管理模式。逐漸,孟嶺村成了遠近聞名的含硒蘋果生產基地。
為了打開銷路,李峰杰創建了“孟寶牌”和“孟嶺牌”蘋果,跑遍了全國的連鎖超市,一家家談合作。如今,合作社在全國50多所超市有了銷售渠道,在北京、廣州等地,都能見到它的身影。
首屆中國·琿春孟嶺富硒蘋果旅游采摘節上,李峰杰家的蘋果在外觀、甜度、營養等方面脫穎而出,被評為“蘋果王”。此后村里越來越多外出務工的年輕人都紛紛返回家鄉栽植果樹,當起了大老板。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了解到,產業發展、科技創新帶動返鄉創業工作,雖然作為少數民族邊境村屯,孟嶺村返鄉創業率卻達80%,去除了村屯 “空心化”現象。
孟嶺村依托獨特的氣候、土地資源優勢,以“黨支部+合作社+基地+果農”為模式,發展富硒蘋果產業,壯大村集體經濟。2016年,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30萬元。孟嶺富硒蘋果還走出國門,對俄銷售,成為琿春國際合作示范區建設的一張名片。
既是村委會主任,又是一名創客,李峰杰不斷追著市場。去年電商銷售路子試行,通過這樣的渠道,村里賣了150多萬元,“希望今年達到300萬以上。 ”他給自己定下這樣的目標。
每個采摘節,客人們都會蜂擁而至,邊摘蘋果邊咔咔拍照,看著一張張果樹照片上了網,村民們期盼來年收成能更好些。
放眼望去,這個邊境小村幾乎家家都有了果園,日子富足。在李杰峰看來,一個好的政策為村民鋪開了生財之道和致富之路。
本文“”來源:http://m.hangqichache.cn/news/jingji/69536.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作者:記者 李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