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12-27 14:07?出處 綜合中新網
首張拒收現金罰單:西安市藍田縣轄內一影視基地景區只有移動支付,拒收現金收到罰單,人行陜西藍田縣支行對商家開出的拒收現金罰單,這是全國針對“拒收現金”進行行政處罰的首個案例。
近日,人民銀行陜西藍田支行對其縣區內的一家影視基地景區“拒收現金”的違法行為進行調查取證并作出了全國首個因拒絕收取現金的行為而作出的行政警告處罰。在之前,有一位老人在買東西時,被商場工作人員告知:商場不收取現金,只能用支付寶或者微信支付,不懂得手機支付的老人生氣責罵,頓時使“網絡支付是否逐步代替現金”這一話題引起了熱議。那么,拒收現金是不是違法行為呢?為什么不收現金要被罰呢?
在全國各地,不少商家會拒收現金,要求消費者進行電子支付。雖然這樣的行為很普及,但是這樣只單單選擇電子支付而拒絕現金支付的行為是違法的,因為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發出的公告,我國的法定貨幣是人民幣,即現金。任何商家、單位、企業和個人不得通過格式條款限制消費者使用現金,或者用通知、告示、聲明等方式拒收現金。國家支持人們使用非現金支付工具,但是不能因為損害了人民幣的法定地位。
商家拒收現金既不符合現金流通規律,也侵犯了顧客的選擇支付方式的合法權益。即便電子支付十分普及,但是并不代表只能只有出現這一種支付選擇,而是所有地方都應該支持各種形式的支付方式。另外,怎樣付款應該看顧客愿意采取什么樣的方式付款以及顧客可以怎樣付款,而不是看商家想怎樣收錢。因此綜上,才會出現人民銀行對“拒收現金”的商家進行行政處罰的決定。
對于沒有手機或者不懂網絡支付的消費者來說,拒收現金則代表著無法消費,這也妨礙了消費活動的進行。網絡支付是一種新型的支付方式,但是卻不能代替現金的流通。商家為了方便而拒收現金的行為既損害了人民幣的法定地位,也侵犯了消費者選擇支付類型的權利。
本文“”來源:http://m.hangqichache.cn/news/jingji/72280.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作者:記者李金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