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06-23 22:53?出處 未知
日前,河北科大退休的于教授致信天天幫辦,在信中于教授說,前些日子他住院時,一個八十多歲病友的經歷感動了他。這位病友在解放戰爭期間因傷回鄉休養,60多年一直在等待歸隊的召喚。熱心的于教授希望晚報能關注此事,讓老人能得到相應的關懷。
打仗受傷
回鄉養傷與部隊失去聯系
于教授介紹說,前段時間他因病住院時,同病房里有一個八十多歲的老人,慢慢地他們熟悉了,經常一起聊天,后來于教授被老人不尋常的經歷所感動。于教授說,他的這個病友叫杜清惠,今年85歲。老人是河北獲鹿(今鹿泉)大郭村人。據老人自己說,1947年他參加了解放軍。參軍不久,就隨部隊開赴了前線易水河畔。在攻打淶水的戰斗中,他頭部中彈,昏倒在陣地上,但是激烈的槍炮聲又把他震醒。他醒過來后,大聲喊著戰前動員時首長下達的命令“攻下淶水”,又沖向了敵陣。戰斗中杜清惠的左手被敵人的炮彈炸掉了半個手掌,但是他仍然喊著“攻下淶水”繼續奮勇沖鋒,直到再次昏倒。后來老人被送往戰地醫院,據戰友和醫療隊的人說,昏迷中,杜清惠還下意識的呼喊著“攻下淶水”。
據老人回憶說,當時部隊的領導聽到他的事情后,親自來到醫院,拉著他的另一只手,表揚他在戰斗中的勇敢和頑強。由于老人的傷勢嚴重,腦部的彈片因為位置特殊也沒有取出來。短時間不可能重返戰斗崗位,于是老人被安排回到老家養傷。并被告知,等傷好了再回部隊。回鄉后,老人的傷勢一直也沒有好利索,經常出現頭疼和昏迷。解放后,政府要求他提供當時醫院和所在部隊發給的返鄉養傷證明,但是他沒有辦法再找到醫院和原來的部隊。戰友一個也找不到了,同村一起參軍的7個人,先后犧牲了6個,只有他還活著。后來老人傷好后,因為殘疾,只能到一所學校看看門,打打雜。
幾十年過去了
老人只希望得到一份榮譽
對于這么多年,老人為什么不主動去找部隊?杜清惠的孫子媳婦說,多年來老人始終堅信首長和戰友不會忘記自己,總有一天會派人來接他。老人始終記著部隊的番號,華野3縱7旅20團3營9連3排,排長姓李。60多年來老人一直在苦苦等待著部隊召喚自己歸隊。
現在杜清惠輪流寄居在孫輩的家里,腦袋里的彈片讓他時常頭疼,而且只剩下兩根手指的殘手,每逢陰雨天都很酸痛。這么多年過去了,現在老人對待遇方面沒有任何要求,老人只想在八一建軍節的時候,有人能給他一個軍人的問候,哪怕是一封信。但是由于沒有證明,老人一直無法得到這份心靈上的安慰,這也是老人一輩子的遺憾。
于教授說,杜清惠的年紀越來越大了,希望老人的老領導、老戰友或知情者能夠幫助老人找到老部隊,讓老人得到本該得到的一份榮譽和關懷。請知情者聯系于教授,電話:83801736或老人的孫子媳婦,電話:13032657322。
本文“”來源:http://m.hangqichache.cn/news/shehui/31725.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作者:溫州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