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01-15 12:39?出處 綜合錢報
乾隆玉璽買家現身:昨天下午,溫州商人杜圣博發朋友圈稱,拍賣價1.6億元的乾隆玉璽的款項已經支付,之前,網傳“拍1.6億玉璽失聯”是劉益謙自我炒作。
杜圣博微信稱:我萬萬沒想到的是我的個人一次簡單的買賣事件怎能影響到整體溫州人的信譽?
我不能夠丟溫州人的臉,這個是我萬萬不能夠承受也無法承受起的,不能夠因為我個人事件玷污了溫州人信譽至上的品質。
本不應作任何解釋回應,更不想因此事傷及到任何一個人,但希望每一位朋友客觀公平理智地評論某事某物……
記者隨后聯系各方得知,法國玉璽出售方稱,玉璽已原價支付,法國巴黎德魯奧拍賣行一部門經理表示具體細節不方便透露,要直接問賣方。而玉璽的出售方巴黎遠東藝術古董行有關負責人表示,杜圣博一行人已經以原價付好玉璽款項,玉璽已交付給他。
至此,這件喧囂了一個月的“溫商1.6億拍下乾隆玉璽后失聯”的事件,終于有了進展。
就在杜圣博去法國付款之前,錢報記者在北京面訪杜圣博。
天價拍下玉璽后被曝失聯
進 入古玩行已有十多年,風浪也見多了,但杜圣博沒想到,自己有一天會成為輿論焦點。北京時間去年12月14日晚上8點,法國巴黎德魯奧拍賣行精選之重器—— 清乾隆“乾隆御筆之寶”璽開拍,經過多輪競價后,由中國神秘買家以1750萬歐元成交價獲得,加上傭金后2100萬歐元,折合人民幣超過1.6億元。
這個神秘買家就是溫州商人杜圣博。
1971年出生的杜圣博是溫州蒼南金鄉人,從小跟著家人在廣州從事印刷生意,因為對古玩感興趣,嗅到其中的商機,10多年前入行。
這枚玉璽的拍賣行最初的估價在80萬歐元到100萬歐元之間,這么算下來,最終的成交價溢價20倍。也拍出了乾隆玉璽的最高價。
杜圣博的說法是:“千金難買心頭好。很多人不敢拿,拿不了的東西,我們溫州人可以。”
轉折發生在半個多月后,去年12月30日,著名收藏家劉益謙稱:十幾天前溫州人還牛烘烘在法國拍賣行競拍下這乾隆皇帝玉璽,三天后溫州人就與法國拍賣公司失聯了,誠信再次讓國人在全世界丟臉。他同時表示“這玉璽我原本打算出價500萬歐元參與競拍的。”
一石激起千層浪,針對杜圣博的質疑頻起。
玉璽或在春節后回國
1月9日,錢報記者在北京見到了杜圣博。
北京華威路一帶是北京文物古玩集散地,幾個大的古玩城比鄰而立,杜圣博的店面就在這里。
頭發略微花白,戴一副深色邊框的眼鏡,手機不離手。一眼看去,你就能判斷出來,他是個商人。
當時,杜圣博正在等著法國簽證下來。對于失聯,杜圣博解釋,做生意的人都知道,這么一大筆錢,周轉是需要時間的,“我們已經從海外公司調動資金了。三天的說法太荒謬,成交之后的支付本身就是有三個月周期的,期限又沒到,何來失聯之說?”
對于劉益謙,杜圣博表示兩人從來沒有過交集,對方就是想炒作。
杜圣博說他和拍賣行一直有聯系,“只是趕上歐洲的圣誕節加上新年,其實競拍后,我們就支付了四分之一金額的款項。”
1月11日,杜圣博從北京出發去巴黎,1月12日到達后,直接去巴黎德魯奧拍賣行辦理了相關付款手續,“都是提前約好的,所以很快。”
杜圣博說,款項已經全部付清,但因為涉及到出口問題,這枚玉璽要20多天后,也就是說過完春節,才能被帶回國。
之前面對媒體采訪時,他曾說付款后會曬出付款憑證,但杜圣博昨天表示,還是想低調一點,不想再過多糾纏。
昨 晚,記者從其他信息源了解到,賣方古董行、中介拍賣行、買方杜圣博三方可能還在博弈。據知情人士透露,因為玉璽成交價和各種稅費總費用比較高,所以杜圣博 希望傭金方面能夠降低些,賣家因此有降價的意向,但拍賣行不同意。杜圣博和古董行雖對外都聲稱款項已結清,但其實可能還在談判,而且可能談不成。
昨晚,記者也就此向杜圣博求證,但他堅稱自己已全部支付完畢。
本文“”來源:http://m.hangqichache.cn/news/wenzhou/67612.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作者:yuj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