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08 23:56?來源 綜合
陜西沙漠下現罕見明長城營堡:近日考古新發現,在陜西榆林考古人員發掘了一座保存完整的明代長城城堡,還有許多彩繪泥塑造像。
清平堡遺址位于陜西榆林靖邊縣楊橋畔鎮東門溝村,是明代長城的36營堡之一,始建于明成化年間。清康熙時期平定噶爾丹之后被廢棄,是陜北地區罕有的保存原貌的明代長城城堡。
陜西省考古研究院清平堡遺址現場負責人李坤:“因為清平堡位于毛烏素沙漠的東部,它的周圍都是沙地,不易于耕種。所以它在廢棄后,很快就被沙漠所掩埋,而且以后再沒有人類在這里活動,所以基本上完整保存了明代清平堡營堡的原始布局、風貌和一些建筑遺跡等。”
考古人員在發掘中清理出一座院落,保存完好,南北長約60米,東西25米,總面積1500平方米,有院墻、照壁、大門、戲臺、東西側殿、大殿及寢宮等各個結構,根據院內石碑記載,這是一個叫做顯應宮的城隍廟,考古人員在建筑內還發現了30余尊保存完好的彩繪泥塑造像。
陜西省考古研究院清平堡遺址現場負責人李坤:“這些造像大概就是和真人差不多大小 ,造型雄壯威武,顏色鮮艷,呈現了很高的工藝水平,泥塑這個東西是很容易被破壞的,當然這個也可能歸功于沙土,沙土對文物的保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陜西省考古研究院清平堡遺址現場負責人李坤:“對清平堡的發掘研究,很好地展現了明代長城沿線的文化、歷史、經濟等因素以及游牧文明和中原的農耕文明融合和交流的相關因素。”
根據現在的發掘及史料記載,這片區域可能還有更多的相關遺跡遺物,清平堡遺址的考古工作對于科學保護和利用陜北長城遺跡有著重要的意義。
編輯: yujeu